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热点
  • 时尚
  • 探索
  • 休闲
  • 综合
  • 百科
  • 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制约耕地永续利用和粮食安全

    “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制约耕地永续利用和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5-05-11 12:28:19 来源:来回来去网 作者:百科

    “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_南方+_南方plus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而酸化是土壤推技华南地区耕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制约耕地永续利用和粮食安全。培肥为解决这一耕地质量头号难题,技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下称“资环所”)联合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开展科技攻关,入选集成创新完成降活性酸、农业农村阻潜性酸以及控酸化因子产生为核心的部主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

    目前,华南该技术模式被纳入广东省酸化耕地治理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熟区酸化术连续3年入选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耕地改良2024年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土壤推技

    受访者供图

    瞄准产业需求,打造硬核科技

    据了解,技术由于多年来对耕地不合理的“重用轻养”,我国耕地土壤退化问题十分普遍。其中,华南地区耕地土壤酸化问题尤为突出,土壤酸化会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严重酸化区域甚至绝收。此外,土壤酸化还是南方耕地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广东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风化淋溶作用强烈,较易形成酸性土壤,加之过去的30年间化学氮肥的大量施用,导致耕地土壤酸化加剧。广东耕地土壤平均pH值约5.5,其中pH 4.5~5.5 范围内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6.38%,pH 5.5~6.5 范围内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1.65%,土壤酸化已成为广东耕地质量的广谱性、关键性限制因素。

    治理酸化土壤刻不容缓!

    近年来,资环所联合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针对酸化耕地治理存在的实际问题,集成创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造示范样板田,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扩大示范推广,致力于解决全省耕地质量头号难题,保障粮食安全。并创新集成“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

    该技术涵盖基于新型碱性改良剂中和活性酸,快速将酸性土壤pH提升至适宜作物生长范围之内的“降酸”过程;减缓潜性酸释放,稳定土壤pH值的“阻酸”过程;减轻新酸化危害因子产生的“控酸”过程。

    受访者供图

    近两年,该技术模式仅在台山市和南雄市的落地面积就达到30多万亩,粮食增产10%以上。依托该技术在台山市都斛镇打造的酸化耕地治理样板田分别承担了“2022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暨酸化耕地治理培训会”以及“2023年全国酸化耕地治理现场观摩会”,促进了技术的应用推广。

    科技创新引领,推动酸化耕地治理

    广东省耕地土壤脱硅富铝化严重,采用传统碱性改良物质进行改良后很快返酸,连续施用碱性物质又会造成土壤板结、微生物活性降低、养分元素有效性差等更为严重的次生问题,酸化成为广东耕地质量的顽疾。但由于全省各区域耕地土壤类型多样、酸化特征各异、种植制度差异较大,给土壤改良带来巨大挑战。

    基于“降酸、阻酸、控酸”的总体技术思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资环所土壤改良与培肥团队制定出个性化、可持续化的酸化土壤治理技术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创新。

    针对有机质含量中等及以下的土壤构建了“碳高盈余+活性酸消减”的增碳减酸模式,针对有机质含量中等以上的土壤构建了“碳低盈余+活性酸消减”的技术模式,针对水旱轮作区构建“旱作增碳+稻作减酸”的协同增效技术模式。近3年,酸化耕地治理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56万亩,实施区域土壤pH提升超0.5个单位,酸化状况得到有效缓解,粮食亩产量平均提高10%以上。

    受访者供图

    资环所积极开展酸化耕地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有效支撑了全省酸化耕地的治理。同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联合打造的酸化耕地治理技术路径被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评为全国农田建设优秀成果,协助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活动(酸化耕地治理)以及全国酸化耕地治理综合技术示范推广现场会。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上一篇:大转折?雨赶着来“拜年”!
    • 下一篇:“赛车第一股”瞄上体育彩票!海外赛事、场馆收入驱动业绩增长,力盛体育定增项目前景待考

      相关文章

      • 原神飞行挑战高效技巧轻松掌握通关秘诀与操作指南全解析
      • 全国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330万人次
      • 六成八受访应届生期待:就业指导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新兴行业
      • 今冬后期我国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
      • 扭亏为盈,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同比增长二成,今年营收目标805亿元
      • 一票游三城 高铁旅游计次票再上新,怎么买如何用?
      • 梦幻西游手游超级神兔价格解析当前市场行情与性价比全面分析指南
      • 宿城第一中学举办“探索航天奥秘 点燃科技梦想”航天科普讲座
      • 让孩子们的暑假更快乐更安全
      • 幼儿园做饭劳动课火了,这种“早教”不止于有趣

        随便看看

      • 变态反应治疗任重道远:过敏浪潮已至,我们准备好了吗?
      •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共建现代化美好滁州】破陋习树新风 文明乡风润民心_
      • 别跑空!全国多家博物馆发布春节期间放假安排
      • 刷新世界纪录!赵金红举重亚锦赛包揽三金
      • 安徽黄山释放税惠“动能”守护生态“绿能”
      • 中央气象台: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即将开启
      • 网红路牌风靡各地 创意才是景区最好的“路牌”
      • 陈雨菲首夺亚锦赛女单冠军!夺冠瞬间的第一感想是:我坚持下来了
      • 变态反应治疗任重道远:过敏浪潮已至,我们准备好了吗?
      • 新方法相对传统流感疫苗生产优势明显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华南三熟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制约耕地永续利用和粮食安全,来回来去网   辽ICP备97645398号sitemap